水稻條紋葉枯病防治
防治措施
以選用抗病品種和藥劑防治媒介昆蟲為主要防治手段。
(1)種植和推廣抗病品種,壓縮發病品種的種植面積。成片種植,防止灰飛虱在不同季節、不同成熟期和早、晚季作物間遷移傳病。忌種插花田,秧田要連片安排,遠離蟲源田,或其他作物隔離。
(2)水稻移栽期要避開灰飛虱的遷飛期。在苗期和分蘗期要避開灰飛虱的高發期。
(3)防除禾本科雜草。看麥娘、稗草等是灰飛虱越冬寄主和條紋葉枯病的寄主,冬前和冬后全面防除田間地頭和渠溝邊禾木科雜草,清除寄主作物,有利于減少灰飛虱的發生量和帶毒率。
(4)秋季水稻收獲后耕翻滅茬,壓低灰飛虱越冬基數。
(5)推廣防蟲網、無紡布籠罩秧苗,以及秧(大)田周圍設置防蟲板等物理防治措施,阻止灰飛虱遷入,保護秧苗免受灰飛虱傳毒為害。
(6)48%毒死蜱50-80毫升/畝,或25%吡蚜酮可濕性粉劑15-20克/畝,或10%吡蟲啉30-50克/畝,或25%噻嗪酮50-60克/畝,或80%敵敵畏100-150毫升/畝,或25%噻嗪酮+80%敵敵畏50-60克/畝+100m1,或10%吡蟲啉+80%敵敵畏30-50克/畝+100m1。施藥時要用夠水量,常規噴霧每畝用水量不得少于50kg,機動噴霧每畝用水量不得少于25kg,施藥時田間要保持水層。噴藥重點部位為水稻中下部,可先用竹竿將稻株向兩邊分開,噴藥要將水稻中下部打透。搶晴天施藥,保證施藥后4個小時無雨。施藥時間最好選擇早上或傍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