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縱卷葉螟防治
別名:卷葉蟲、白葉蟲、刮葉蟲、苞葉蟲
分布為害
稻縱卷葉螟,屬鱗翅目,螟蛾科。全國各稻區均有分布。幼蟲取食水稻葉片,影響水稻發育,降低千粒重,一般減產10%-20%,嚴重達60%以上。除水稻外,還可為害麥類、粟、甘蔗、稗草、馬唐、游草等。
發生規律
稻縱卷葉螟為遠距離遷飛性害蟲,自北而南一年發生1-11代。如河北、山東北部為2-3代;河南信陽、長江中下游,如湖北、安徽、江蘇、上海及浙江北部為4-5代;湖南、江西、浙江南部為5-6代;福建、廣東、廣西為6-7代;海南的陵水縣為10-11代。適溫、多雨的氣候條件有利于稻縱卷葉螟的發生,主要為害水稻及潮濕地區的禾本科雜草。
為害特征
稻縱卷葉螟主要為害水稻,以幼蟲吐絲縱卷葉片結成蟲苞,幼蟲躲在苞內取食上表皮及葉肉組織,留下表皮,造成白葉。受害重的稻田一片枯白,千粒重降低。癟谷率增加,造成嚴重減產。
初孵幼蟲至1齡時爬至葉尖處,吐絲綴卷葉尖或葉尖的葉緣,即“束葉期”;3齡幼蟲縱卷葉片,形成明顯的白葉;3齡后幼蟲食量增加,蟲苞增長;進入4-5齡,幼蟲頻繁轉苞為害,被害葉片呈枯白色,整個稻田白葉累累。
防治措施
(1)選用抗(耐)蟲高產良種,合理施肥,適時烤擱田,降低田間濕度,防止稻株前期猛發嫩綠,后期貪青遲熟,可減輕受害程度。防治方面可考慮釋放赤眼蜂,亦可達到一定效果。
(2)根據水稻孕穗、抽穗期受害損失大的特點,畝用1.8%阿維菌素乳油100ml,或80%殺蟲單可溶性粉劑50g,或48%毒死蜱乳油80-100ml,或20%抑食肼可濕性粉劑50-1OOml,或5%氟蟲腈膠懸劑40-50m1,或5%氯蟲苯甲酞胺懸浮劑40m1,加水30kg,均勻噴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