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薊馬防治
別名:禾薊馬、瘦角薊馬
分布為害
禾薊馬Frankliniella tenuicornisUzel.,屬纓翅目,薊馬科。為害玉米、水稻、麥類、高粱、糜子等禾本科植物和空心菜、茄子、茄瓜等。幼蟲可鉆人穎殼內為害,造成空癟粒,一般空癟粒占10%左右,是水稻重要害蟲。內蒙古、遼寧、福建、廠東、廣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、陜西、一日一肅、青海、寧夏、新疆、江西、河南等省區均有分布。
發生規律
成蟲、若蟲均較活潑,多在心葉中群集為害。玉米上一般是成蟲多,若蟲少。禾薊馬喜歡郁蔽環境,多在生長旺盛的植株上取食。取食伸展葉片時,多在葉下面取食,葉片呈現成片的銀灰色斑;取食心葉時,銀灰色斑不明顯。被害玉米出現畸形,葉片僵硬,心葉不能抽出,成牛尾巴狀。禾薊馬常借飛翔、爬行或田間灌溉水流進行傳播。
為害特征
以成蟲、若蟲群集銼吸寄主汁液進行為害。受害玉米或高梁心葉兩側變成薄膜狀,葉片展開后即破裂或斷開,玉米上殘存的薄膜常束縛新生葉片,形成牛尾巴狀畸形。嚴重時可枯死或不抽穗。
防治措施
(1)在間苗定苗時,注意拔除有蟲苗,并帶出田外漚肥,可減少禾薊馬蔓延為害;人工摘除葉端硬化部分,使新生葉片恢復生長;適時灌水施肥,加強管理,以促進玉米苗早發快長,可有效地減輕薊馬為害。
(2)發生初期噴施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,或20%吡蟲啉可溶性液劑3000-4000倍液,或26%氯氟·啶蟲脒水分散粒劑5000倍液,或3%啶蟲脒1500倍液,或10%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,或2.5%保得乳油2000-3000倍液,或20%吡蟲啉可溶劑3000-4000倍液。